
导读
贵州屯堡,从族群到文化,本是明初出于军事和政治原因,从中原移来的一枝一叶,然而由于到贵州后便遗世独立,乃不知有汉,无论魏晋,到了中原已经不舍昼夜地流逝600多年后,相对封闭独立的贵州屯堡及其文化,反倒成了明朝的活化石。书写这600多年独特的一脉历史,我们从中会得到独特的领会和感悟:关于历史,关于人生,关于变革,关于保守,关于大浪淘沙,关于遗世独立……这些主题都会乱麻一般在脑海纠缠,给人无尽的人世况味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一、屯堡的缘起
开疆拓土,守土有责,是历代帝王的军魂。朱元璋也不例外。朱元璋北伐中原,结束蒙元统治,丢失400多年的燕云十六州也被收回。然而,朱明王朝的疆域并不辽阔,无法与称雄一时的元朝相比,较之汉唐也见绌。明朝鼎盛的永乐时期,国土面积约710万平方公里,汉朝盛时1050万平方公里,唐朝盛时1240万平方公里。
明初,元帝北狩,占据北方;东北是女真族的地盘;西北是东察合台汗国;盘踞西南的是效忠元朝的梁王以及众多部落。贵州安顺,元末曾属占据四川和重庆的明玉珍所建立的大夏国。
朱元璋开疆拓土,除了北伐之外还想西征,把西南地区纳入中央版图。
元朝时,中央政府在全国设立行中书省,这是我国设省的初始。那时贵州并没有建省,贵州的地盘分属邻近的四川行省、云南行省、广西行省和湖广行省。朱元璋胸怀韬略,深谋远虑,修建了一条从东到西的驿道,成为中原通往贵州和云南的大动脉。
洪武十四年(1382年),为除掉心腹之患——据守云南的元朝残部梁王把匝纳瓦尔密(这里是走向末路的元帝国的一块飞地)。朱元璋命傅友德为征南将军,蓝玉、沐英为副将军,统率步兵、骑兵30万讨伐云南。抵湖广后,明军兵分两路:一路由胡海率5万人,经由四川永宁向乌撒(今贵州威宁县)前进;一路由傅友德带领,从湖南沅州、辰州直驱贵州,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,拿下一个至关重要的战略要地——黔中普定,即今日安顺。